今年大寒:2023年1月20日16:29:20,农历腊月廿九 星期五。
【资料图】
斗转星移,四季更替,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站,大寒,又如期而至。
《授时通考》有云:“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
大寒是“冬三月之末”,立冬已经过去整整75天,天气也冷到了极点。
但物极必反,阳气也正在悄然生发,且距离来年立春只有短短的15天了。
此时,阴阳转换,新旧更替,最易生病,所以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。
牢记下面的三忌,三宜,三秘诀,过好最后15天,就可以顺顺利利迎来春暖花开。
01
三忌
1、外出过早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血气者,喜温而恶寒。”
人体气血的运行,需要阳气激发,所以应当顺应冬天阳气收藏,不要外出过早。
更何况,大寒时节的清晨,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,室内外温差很大。
尤其是老年人,不妨等到九十点,气温升高再外出,保护身体不受寒气的侵袭。
2、运动过度
俗话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生一场病。”
如今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,本是一件好事,但冬天最忌讳的就是剧烈运动,甚至大汗淋漓。
《素问》中就说:“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
即便现在是大寒节气,冬三月也走到了最后,但是仍要遵从藏养之道。
不要运动过度,否则容易损伤肾气,平日里可以打打太极、慢走、散步、跳广场舞等。
3、室温过高
古语有云:“凡事有度,过则为灾。”
夏日贪凉,冬天贪暖,对身体都是一场灾难。
冬日室温过高,人体水分流失加快,会破坏体内的温湿环境,伤害人的体液、津气。
其次,如果空气流通不好,会给细菌、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“温床”。
而且室内外冷热交替,“蹦极式”温差,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,引发疾病。
所以,室内的温度最好在18℃~24℃之间,还要常开窗通风,才最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02
三宜
1、喝鸡汤
老话说:“一九一只鸡。”
意思是说,冬至过后,每九天我们就需要进补一只鸡。
今年大寒,是农历四九过后两天,此时不如多喝些鸡汤,增强免疫力。
炖鸡汤时,还可以放入适量的党参、当归和红枣,暖心暖胃,滋补功效更佳。
窗外寒风凛冽,大雪纷飞,窗内鸡汤冒着热气,最后撒上一些胡椒粉,趁热喝上一碗,身体舒坦了,心里也畅快了。
2、吃糯米
古语有云: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”。
到了大寒节气,这一天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。
因为糯米热量较高,营养价值丰富,所以有抵御严寒、为身体增加热能的作用。
不仅如此,糯米有养胃健脾、止汗止泻、解毒疗疮的多重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就说:“糯米,暖脾胃,止虚寒泄痢,缩小便,收自汗,发痘疮。”
但值得注意的是,糯米柔黏不易消化,老人、小孩和病人都不宜多食,要适可而止。
3、吃“三冬”
“三冬”指的是冬瓜、冬枣和冬甘蔗。
进入腊月后,天气寒冷干燥,内热散不出,就容易上火,此时吃“三冬”再合适不过。
其中冬瓜膳食纤维丰富,能刺激肠道蠕动,促进新陈代谢,还能降低血糖血脂,防止动脉粥样硬化。
俗话说:每日食三枣,青春永不老,冬枣富含多种氨基酸,能够预防感冒,增强免疫力,所以冬天一定要常吃冬枣。
冬甘蔗中含铁量特别多,被称为“补血果”,能够补血润燥,更是有着“节节高”的美好寓意。
03
三秘诀
1、早睡晚起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
冬三月最后的15天,需继续顺应天时,早睡晚起,藏养身心,护住阳气。
而且,充足的睡眠还能够养精补气,健脾益胃,强身健骨,更好的滋养五脏。
每天最好在11点前就能入睡,有利于护肝养阴,早上7-8点天亮了再起床,此时外界温度上升,阳气生发,活动也比较好。
2、避风就暖
古人还说:“大寒需守火,无事不出门。”
热在三伏,冷在四九,大寒就在四九后,温度更低,风雪天气常有,更应居家避风取暖。
如果外出的话,要做好保暖工作,护住头、颈、脚等容易受寒受风的薄弱部位,戴好帽子、围巾,每天晚上也别忘了泡泡脚。
身体暖了,气血才会顺畅,才可以抵御风寒感冒和外邪疾病。
但也别过暖,顺应节气,寒温适度,就是最好的养生。
3、劳逸结合
民间谚语说:“过了大寒,又是一年。”
今年大寒就在除夕的前一天,工作到了年底也变得更加地忙碌。
而且我们还要为过年奔波劳碌,忙着归家返乡,还要扫尘洁物,除旧布新,准备年货还有各种祭祀供品。
但“劳则气耗”,人太辛苦了就会损伤肾气肺气,影响五脏,形成虚性体质。
一定要学会劳逸结合,不要让自己过于疲累,该休息就休息,该放下就放下。
人只有健康地活着,才能照顾好家人,把握住幸福,过好一年又一年!
▽
俗话说得好:“大寒到极点,日后天渐暖。”
今日大寒,最寒冷的日子已经到了来,但也即将过去。
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,好好保重自己,熬过最好的15天,终会等到花开。
一年四季,春花秋月,夏风冬雪,感恩四季流转,也感恩你的一路相伴。
愿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二十四节气的你,天天精神百倍,月月喜气洋洋,年年财源广进,一生开开心心,一世平平安安!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国学生活”
作者:樱桃
编辑:苗苗
【声明:本号为“全民阅读推广”官方公益账号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。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】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南兽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